编者按:
202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并作出部署,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全面查摆和推动解决审计立项、实施、成果利用、督促整改等环节存在的“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问题。
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对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新时代新征程内部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茅东萍会长倡导广大内审机构和内审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中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深刻认识科学规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科学规范化水平,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中,要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解决“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查摆在审计立项、实施、成果利用、督促整改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规范开展内部审计的思路和具体举措。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特别邀请相关行业领域的部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理事,从不同视角谈认识、找差距、话发展,协会微信公众号将持续转发这一专题内容,敬请关注。
数字经济时代浪潮奔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治理的“第三道防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也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提出了“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工作要求,新修订的审计法也为新时代内部审计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规范开展审计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为内部审计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保障。
一是以机制优化保障监督质效。健全“上审下”监督机制,建立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强化集团总部对审计体系的统一管理,建立“审计部+审计中心”的工作体系;对审计机构实行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在整改监督方面,建立整改台账销号制度,将审计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完善治理”的闭环管理。
二是以理念创新引领价值重塑。内部审计需要突破传统查错纠弊的思维定式,向战略型、增值型审计转型,向反腐治乱、创造价值转型。将审计监督关口前移,从事后监督转向过程控制,实现审计价值从合规性向战略性的跃升。
三是以方法革新驱动效能提升。大数据审计平台的应用正在重塑审计工作模式,内部审计应及时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审计与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构建“数据中台+智能分析”的数字化审计体系,开发审计知识图谱,实现风险线索的智能识别和精准定位。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内部审计人要以《“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指引,加快培养“审计+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内部审计体系,科学规范开展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现开设“科学规范提升年”专栏,诚邀广大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积极惠稿。
投稿邮箱:lilun@ciia.com.cn
联系电话:010-82199863
文章摘自《中国内部审计》杂志2025年第4期。
编辑: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