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中,岁月刻画着年轮,圈圈向外,短短数年间,其中一棵树却突然迸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再度向上生长,给“祖国的园林”带来新的“景象”,在万千树木中它不是最粗壮的那一棵,也不是最高大伟岸的那一棵,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那一棵,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审计之树。要问它为何得以快速生长?作为培育审计树的一个小小园丁,只能从身边的故事讲起,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那场“三如”及时雨,为审计之树带来了新的丰厚养料.......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如臂使指”的工作要求让我们更加关注起审计之树的根。如何领悟好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上级单位及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确保审计之树的根系扎得又稳又牢,是我和同伴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紧紧围绕“两臂”抓落实。一是抓好党建引领的“上臂”,让思想政治建设入脑入心。内部审计想要融入大局,必须识大局,我们通过开展“每周一学”系列讲堂,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部署、重要政策的学习解读,致广大而尽精微,只为把握准、领会透宏观战略,找准审计工作的着力点。二是把握公司战略发展的“前臂”,持续强化审计一盘棋。内部审计始终为公司战略发展服务,坚决关注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面对公司党委下达的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坚持做到“闻风而动,闻令而行”,我们不问东西,背上行囊就出发,只为让审计之树的红色根系越扎越稳、越扎越牢。
茎是一棵树的骨干,具有输送营养和水分的功能,无论是弱小的树苗,还是高大的树冠,都要靠茎来支撑。“如影随形”工作要求的提出,把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如何再度强大审计之树的茎,成了内部审计人共同的目标。曾经,与审计现场的距离,信息流通的滞后让我们无法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如今,大数据时代来临,仿佛给审计工作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键盘、鼠标早已代替了传统的计算器、算盘,数据传输更是走进了线上时代,至此我们开启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作为培育审计树的一分子,线上我们与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系统连接、采集数据,同时借助云上WPS系统监督,靶向发力,建立审计项目“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致力于打造具有电务特色的审计成果“数据影”“风险影”;线下我们攻坚克难,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查,对每一笔资金流向跟踪至底层末梢,每一条问题线索追查至最后一环,每一个在建项目至少到现场审计一次,只为达到“如影随形”工作要求,至此,我们将审计之树的茎打造得更加坚韧强劲。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成为葳蕤之树的关键便是拥有繁茂的树叶。要想打造审计之树的繁荣之叶,必须落实“如雷贯耳”工作要求,让审计工作更加权威高效。我们坚持把研究型审计落到实处,常态化开展全方位地总结反思,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审计质效水平,我们积极推动“巡审战纪”联合监督,与党委巡察、纪检、战略法规等监督部门进行监督资源整合,抽调人才参与联合监督检查,实现各类监督的信息沟通、工作联通和成果融通,彰显监督合力的权威。我们敢查敢言的事迹形成了一个个审计故事,4篇论文在湖北省内审协会获奖,撰写的责任追究典型案例荣获股份公司二等奖,撰写的研究型审计案例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审计案例》发表,一个个荣誉,承载了独属于审计人的“诗和远方”,成就着审计之树的“繁荣”之叶。
又是一阵春风来,树的年轮又多了一圈,审计之树,承载着千万个“我们”的光阴故事,深深扎根,不枝不蔓,逐光而行,向阳而生,它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园林”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文章摘自《中国内部审计》杂志2025年第3期
作者:李青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