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本文首先就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进一步对审计机关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国家审计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借鉴。
(一)适时组织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促进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是其法定职责。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关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决策部署,适时组织落实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关注被审计单位落实的时效性、程序性、实质性。例如,审核某地区在推动发展的“新产业”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其是否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等。
新质生产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可以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仍然需要国际合作交流,审计机关应重点关注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落实情况。例如,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在进行相关审计项目时,审计人员应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新质生产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审计方式和组织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例如,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安排,经批准后,及时调整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单独立项开展新质生产力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也可以在部分审计项目中融入新质生产力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新质生产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重点,可以选择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点资金作为审计重点,开展专业审计或者审计调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科技、教育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因地制宜是党委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原则。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上一级审计机关业务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等审计工作要求,根据当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等,选择重点区域、重大项目作为审计重点。
(二)统筹财政审计、金融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优质服务到位
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是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纵观产业发展历史,未来产业、新兴产业需要的资金,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均远超过传统产业。基于资本的本质特征和国内外的高科技发展现实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国家财政资金、国有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贷款等大量资金支持。
财政审计是现代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永恒主题、首要任务。当前,财政审计的重点可以关注本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投资。例如,审计机关在开展财政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相关预算项目的调整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政策要求,财政资金的支出进度是否符合实际,财政支出内容是否真实合法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行业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例如,可以关注金融机构对重大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情况,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情况等。
(三)加强教育科技审计,促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人力资源、科技能力和水平
1.加强教育经费审计,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相适应。
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当前,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时,应重点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治性、创新力。未来,审计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和经批准的审计计划,适时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审计调查等。
2.加强科研经费审计,推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科技能力和水平。
在开展科技经费审计时,审计机关可以重点关注科研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资金监管、资金效益,将推动区域科技体系、科技能力和水平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作为审计目标。审计过程中,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审计原则,面对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出现或者潜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审慎作出审计评价和结论,鼓励、支持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举措,并积极从审计项目中总结提炼审计信息,助力科技领域改革创新。国家审计在精准助推高水平的创新型区域建设时,需要在防风险和促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发力点。根据审计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精准高效的审计建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研究认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可以适时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摸清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际情况和效果。二是可以适时开展财政、金融审计或者审计调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财政金融资金均能及时、足额到位和优质服务到位。三是适时开展教育科技审计或审计调查,以促进国家、地方培育并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及具有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节选自《中国内部审计》2024年第7期
编辑:孙哲
目前17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