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键防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应对大量数据和复杂业务场景时,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AI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内部审计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力量。AI凭借其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高效的自动化特性,正逐步深入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推动审计模式的革新,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深入探究人与AI在内部审计中的协作关系,对于提升内部审计效能具有重大意义。
审计任务执行主要涵盖审计计划、实施、报告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审计计划阶段,需结合企业战略目标评估风险,确定审计项目与范围,并组建审计团队。审计实施阶段,涉及数据采集与分析、现场审计与证据收集、内部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等工作。审计报告阶段,包括撰写初稿、沟通反馈和出具正式报告。后续审计阶段则着重跟踪推进整改和成效评估。
在战略与风险评估环节中,A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迅速分析海量数据,并运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风险趋势,提供科学、量化的风险评估结果;相比之下,审计人员则依靠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直觉,更擅长把握企业的战略导向,深入剖析复杂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因素。确定审计项目与范围时,AI借助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类文档,迅速扩大审计样本的覆盖范围,识别关键信息和潜在风险点;审计人员则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审计重点,综合判断风险点的实质性影响。在组建审计团队方面,AI基于数据和算法,快速匹配人员技能与项目需求,生成科学的人员配置方案;审计人员则兼顾团队成员间的协作默契、工作风格及性格特质等非数据要素,进一步推动团队协作的深化。
在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中,AI可实现自动化数据抓取,实现从抽样审计向数据全覆盖的转变,迅速全面地甄别异常交易;审计人员能够根据经验判断异常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避免被表面数据误导。在现场审计与证据收集阶段,智能机器人可利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高效检查档案资料、录音等材料,并对证据进行初步筛选与标记;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沟通获取证据时,更能理解对方意图,捕捉细微线索,发现潜在问题。在内部控制测试时,AI构建智能评估模型,大范围监测分析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数据,模拟多种业务场景进行测试;审计人员更能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和目的,发现流程漏洞和人为风险,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在实质性测试中,AI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学习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判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则可结合行业经验和业务知识,对异常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判断异常是否由正常的业务变动所引发。
在撰写审计报告初稿时,AI依据数据和分析结果,按照预设模板快速生成初稿,利用自然语言生成(NLG)技术将数据转化为文字,极大提升了报告生成的效率;审计人员则进一步梳理报告逻辑,使其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同时确保语言表述符合规范要求,从而增强了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在沟通反馈环节,AI可利用情感分析技术理解对方态度,快速解答常见问题;审计人员在复杂问题沟通中,可运用沟通技巧化解矛盾,更易于深入理解对方观点,达成共识。在出具正式报告时,AI快速检查报告逻辑一致性、数据准确性和语言规范性,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精华内容;审计人员从全局把握报告内容,根据审计目标突出重点问题,确保报告对管理层决策具有价值。
在整改跟踪过程中,AI可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实时监测建立动态跟踪系统,自动追踪整改计划执行情况,运用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审计人员则可与被审计部门建立密切沟通,了解整改困难,提供实际指导和帮助,实质性推动整改工作。在效果评估方面,AI运用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客观全面评估整改结果;审计人员则可综合考虑非数据因素,如整改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人员态度等,对整改效果进行更全面评价。
在AI时代,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审计人员的作用和价值,通过AI技术使人能够进一步扬长避短,是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在新兴业务领域或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由于数据积累不足或业务模式新颖,AI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此时,审计人员可以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丰富的经验和对企业战略的深刻理解,前瞻性地识别风险,明确审计的重点和方向。审计人员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企业发展脉络,为AI的后续分析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范围,引导其聚焦关键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避免AI在海量数据中迷失方向。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面对复杂的业务交易和异常数据,虽然AI可以高效识别可疑事项,但难以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和成因。审计人员则可以结合行业知识、业务逻辑以及实际调查情况,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在关联交易审计中,AI能呈现关联关系和交易脉络,但对于交易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复杂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实地调查等方式,综合多方面信息作出准确判断,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作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审计人员的作用不可替代。审计人员可以运用沟通技巧,充分考虑对方立场和实际困难,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在整改跟踪阶段,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整改难题,提供针对性、建设性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整改措施发挥实效。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协调,是AI目前难以实现的,但是这种协调对于提升审计的实际价值和效果至关重要。
审计人员具备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灵活应对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在AI技术的辅助下,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创新性的审计思路和解决方案,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例如,在面对新的业务风险或审计挑战时,审计人员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AI技术,或者探索AI与传统审计方法的新结合点,从而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情况确定审计方向和重点,AI则利用数据分析能力,为审计提供量化支持和风险评估参考,两者结合制订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在审计实施过程中,AI负责数据采集、初步分析和异常检测,为审计人员提供线索;审计人员针对AI揭示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和判断,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影响。在审计报告阶段,AI快速生成报告初稿,审计人员对报告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更具逻辑性和可读性。在后续审计阶段,AI实时监测整改情况,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动整改工作。
企业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运用AI工具的能力,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能够与AI高效协作。同时,培养审计人员的跨领域知识,拓宽其视野和思维方式。此外,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在AI的辅助下,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创新性的审计观点和方法。
企业要建立鼓励创新和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营造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氛围;鼓励审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紧密协作,深入探索AI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路径与创新方法。同时,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人机融合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审计人员主动学习和应用AI技术的热情,推动内部审计团队迅速适应并积极接纳AI技术发展,确保审计效能不断提升。
制定适应人机融合审计的制度和流程,明确审计人员与AI在各个审计环节的职责范围。规范AI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标准,构建适用于AI工具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AI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合规应用。建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对人机融合审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内部审计领域,AI技术为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提升,但审计人员始终是推动审计项目前进的核心力量。通过深入分析审计人员与AI在审计任务各阶段的比较优势,能够进一步发挥审计人员与AI技术在提升审计价值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做到互不偏废、各取所长、融合发展。
文章摘自《中国内部审计》杂志2025年第4期
作者:张磊 魏航秋
单位:国家开发银行西安审计分部
编辑:孙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