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浅析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四个维度
最新动态
浅析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四个维度
2024-08-1326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重要讲话精神,应该结合自身职责,从揭示问题风险隐患“是什么”、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为什么”、阐明问题危害“怎么样”、推动标本兼治“怎么办”四个维度做好工作,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一、揭示问题风险隐患
“是什么”


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应全面梳理所在银行各条线工作,针对不同条线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摸排,通过审计调查找到主要条线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大风险、潜在隐患。

一是授信条线方面,重点关注突破定位经营地域范围问题、越权或变相越权授信问题、向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或借款人授信问题、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调查不到位而过度授信问题等。

二是财务运营条线方面,重点关注印章管理控制不足问题、抵质押物登记查库未尽职问题、案件风险排查未尽职问题、反洗钱信息登记报送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问题等。

三是信息科技条线方面,重点关注业务连续性安全维护方面的问题、重要信息系统外包中的问题、重要信息维保中的问题、数据统计报送中的问题、系统支持业务发展中的问题等。

四是同业理财投资条线方面,重点关注过度依赖同业融资问题、同业引发的风险防控问题、投资穿透与风险防控问题、执行资管新规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为什么”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汇总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敬畏感缺失。有的机构和个人对法纪、制度缺乏敬畏之心,形成了讲灵活应付多讲原则底线少、讲客观因素多讲主观问题少、谈历史贡献多谈责任落实少、谈他人问题多反省自己问题少的不良风气。

二是侥幸心严重。违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部分人员错误地形成了所谓的“法不责众”思想。形成惯性思维、惯性行为,形成破窗效应,导致更多的人不想改、不愿改。

三是责任感缺乏。部分人员面对大额资金、重要事项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重要领域问题、重大事项置之不理,不审核、不把关,层层把关层层失守、层层履职层层失职,没有尽到应尽之责。

四是发展观错位。部分人员存在认识错位和执行盲区,割裂发展与制度执行、风险管控的关系。有些人员以发展为名,把规章制度当作负担和羁绊,把中后台管理视作多余,从而弱化、抵触制度执行,弱化风险管控。

五是公权私产化。部分人员忘记了初心使命,没有把党委、股东、储户等利益相关者的重托与信任放在心上,而是更多考虑个人利益、个人感情、个人私交、个人恩怨,把法律赋予的信贷权力用来做人情。

六是规章制度形式化。部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认识不到位,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目的不纯,不是为了运用、规范,而是为了应付监管检查。执行制度不力,“形式化”操作,“选择性”执行,致使同质化、同类化问题普遍存在。

七是传导中梗阻。对风险、内控、责任文化没有压紧压实,导致传导不力。



三、阐明问题风险隐患危害
“怎么样”


在揭示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对问题的危害程度作出判断,并及时向决策层报告,由决策层进行衡量判断是否采取行动,什么时机采取行动。

一是对受影响的不同利益相关方进行分析。主要是问题对银行、股东、高管、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对银行而言,重在分析对利润、资产、资本、资金的影响;对股东而言,重在分析对股东权益的主张、分配、保护的影响;对高管而言,重在分析对其履职程度与履职责任的影响;对客户而言,重在分析对权益保护的影响,以及是否会产生信任危机。

二是对受影响的区域范围进行分析。主要判断影响范围,是小范围的影响还是地区、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便于决策者决定采取降低或消除影响的不同策略。

三是对可能引发的问责类别进行分析。对涉及问题可能构成刑事责任还是民商事责任,是纳入监管问责还是内部问责做出初步判断,以便决策层做好预案。



四、拿出标本兼治之法回答
“怎么办”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从审计视角拿出解决方案提交决策层,供其决策参考。

一是以推动完善治理为治本之策,完善体制机制制度。要持续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找准并推动解决关键性问题,搭建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防止治理结构上出现根本性缺陷,防止制度体系中出现结构性疏漏。

二是以推动落实整改为治标目标,减少不良溢出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重视问题的整改,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一体推进。要把提升整改率作为“下半篇文章”的重要目标,压紧压实推动落实整改责任。

三是以推动完善问责为目标和抓手,畅通压力传导。在重大事件、重大风险、重大损失等的问责追责上,内审部门要深入研究,及时总结,要发挥独立性强的独特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决策层的支持下,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碰硬,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通过实施对中高层领导人员这个关键少数的问责追责,打通梗阻点,畅通压力传导,层层压实责任,促进人员履职尽职,塑造合规风险责任文化。



文章摘自《中国内部审计》杂志2024年第6期,内容有删减。

作者:张平

单位:乐山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孙哲



目前17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