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能力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要求持续提升内部审计判断能力,彰显职业价值。
勒温行为公式的基本表达式为: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f代表函数关系。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它探究人类知觉、记忆、注意、思考、决策等认知过程的本质和机理。该学科的核心理论包括认知资源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本文从勒温行为公式与认知心理学的融合视角,提出内部审计判断模式,即内部审计人员在组织文化、高层态度、任务压力等外在环境和自我实现等内在需求的作用下形成审计行为动机,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作出审计判断。
在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认知受到外部环境、内在需求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认知约束具体表现为选择性知觉、经验差异和战略偏好。
审计人员需要处理的信息较多,而审计人员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运用知识和经验对信息作出筛选,由此便产生了选择性知觉。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业务经验存在差异,包括审计专家和新手。一般来说,审计专家要比新手产生判断偏误的概率低,比新手更能了解问题的实质。
偏好在审计人员认知中的表现,是指审计人员对感知信息思考权衡利弊后,经过判断作出选择。
环境塑造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工作动机。审计组织可以采用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方式,激发审计人员的动机。
审计组织可以采用导师制和会商制的方式对新手进行训练,引导新手搭建新信息和先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手的知识储备得到扩充并有序分类,提升认知能力。
审计组织应鼓励集体学习,可建立过程审理制或成果评审制,对阶段性工作情况、关键性审计成果进行集体审议、研讨,提示成员不断反思,提升学习效果和判断质量。
为了规范审计人员判断行为,提升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和质量,组织应该建立审计判断框架,使判断和审核判断的过程规范化。
近两年来,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西安分局(以下简称西安分局)实施了审计判断能力提升的四维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审计判断中的选择性直觉、经验差异和战略偏好带来的影响。
在外部环境方面,西安分局主要从审计岗位设置、绩效考评制度方面进行细化,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一是完善岗位标准。二是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三是建立学习平台。
在训练新手方面,西安分局主要从编写审计方案入手,引导审计人员积累审计经验。在方案编写中引导审计人员聚焦审计重点,并用自己的思考结果解释确定这些审计重点的原因,促使审计人员将新信息和先验知识联系起来,逐步积累经验。
在集体学习方面,西安分局主要从强化集体决策入手,建立各种信息沟通机制,使得信息在群体成员之间及时、高效传递和使用。在日常项目中,建立审计报告集体审理机制,在审计周期长、内容复杂的项目中建立多项沟通机制:一是周例会制,二是日沟通制,三是关键成果集体审议制;四是跟进指导制。
在搭建判断框架方面,建立了以工作底稿和确认书为核心的关键文档体系,规范审计判断过程。在项目进程中记录审计判断过程和行为,形成了执行—记录—反思—修正的良性循环。
本文基于勒温行为公式与认知心理学的融合视角,构建了内部审计判断模式以及内部审计判断能力提升模式。该模式在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中取得初步成效。
节选自《中国内部审计》2024年第9期
编辑:孙哲
目前17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