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加强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审计思路
最新动态
加强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审计思路
2024-11-154

善处置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监管政策及行业关注的焦点。加强不良资产的处置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从宏观来看,通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银行可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从微观来看,银行面临息差收窄、部分行业信用风险有所凸显等内外部挑战。一方面,有效的处置可以减少银行的资产损失,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的稳健性;另一方面,通过处置不良资产,银行可以释放资本,重新投入更优质的信贷项目中,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此外,加强不良资产处置还有助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未来不良资产的产生。
本文以审计的视角探究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工作,从不良资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处置合法合规性情况、处置效果情况等方面阐述审计思路,梳理归纳常见的问题及风险,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建议,旨在通过机制建设、理念更新、技术应用及监督问责等多方面措施,提升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的质效,以期为促进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助力。
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的审计思路
(一)不良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
通过对不良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审计,揭示反映制度保障性不足、管理权责不清晰、管理架构不合理及激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促使银行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建立架构清晰及激励有效的管理机制,达到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全流程质量管控,夯实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基础的目标。
1. 关注制度建设方面。审计应重点关注不良资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及操作规程等制度体系建设情况,结合内部制度梳理业务管理流程图,核查制度是否已覆盖资产处置各个业务环节,管理和处置流程是否明确、规范及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存在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监管部门规章制度相悖之处,是否定期或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时,对内部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能否根据自身规模、业务发展等实际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制度。
2. 关注管理组织架构及队伍配备方面。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不良资产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机构、岗位设置、授权流程等,通过有效性测试,核查现有组织架构是否职责清晰、分工合理、权责明确,是否符合内部制衡原则;不良资产接收管理处置相关事项的审核、审批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相关部门和岗位是否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工作人员以及专业法律事务人才,人员素质是否达到要求。
3. 关注约束机制建设方面。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不良资产责任追究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落实,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是否及时,是否充分分析形成不良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力度是否偏轻偏软;责任认定和追究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现场审计时,对比分析近年来银行不良资产未及时开展责任认定情况,以及已问责的贷款笔数、贷款余额、问责人数及问责金额等方面的趋势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抽查大额不良贷款档案资料,通过查阅责任认定材料、审计谈话等方式核实取证大额不良形成的主观原因、相关违规细节以及责任人。
(二)不良资产处置合法合规性情况方面
通过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全流程进行合法合规性审计,揭示银行未真实客观、全面披露信贷资产风险,在不良资产处置环节中未落实依法合规及公开透明的情况,反映通过不合规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促进规范不良资产处置工作,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
1. 关注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方面。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信贷风险暴露情况、账面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核查是否存在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失真的情况,包括人为调整分类掩盖不良,利用空壳公司或设立其他平台与关联账户融资承接不良贷款,违规通过重组贷款、桥贷款、以贷收贷、以贷收息等行为虚假盘活、处置不良贷款情况。现场审计时,抽取大额贷款对其风险现状进行分析,还原真实信贷资产质量,对相关违规情况进行核实取证。
2. 关注不良资产处置程序手续方面。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是否落实有关授权的规定,处置损失的审批和管理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有无超越权限和业务范围处置资产等问题。处置程序是否依法合规,是否存在假评估、假拍卖、暗箱操作、内外勾结、串通作弊、压价处置资产等违规违法行为,是否遵循利害关系人回避原则。抵债资产处置手续是否完善、合规,有无越权、逆程序处置抵债资产造成损失的行为;是否恶意串通抵债人或中介机构,在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故意低估资产价格,损害机构利益;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处置抵债资产的,其理由是否充分。现场审计时,调阅相关抵债资产档案,对已完成处置大宗抵债资产进行全过程梳理,统计核实从抵押物准入至接收、处置各阶段的折价损失情况,关注接收抵债资产的决策过程以及抵债资产接收价格的决定依据。
3. 关注不良债权转让方面。审计应重点关注近年来银行不良债权转让情况,包括转让标的笔数和金额、转让方式、交易平台或招标机构、成交时间、成交价格等。通过全面核实或抽查转让的具体债权,紧扣转让的全流程,关注转让前是否已落实尽职调查,成交价格是否造成大额损失;关注转让时不良资产评估定价环节,抵质押物是否经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是否价值严重低估、偏离市场价值;银行是否超范围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是否存在将正常和关注类贷款临时下调与不良资产一起打包处置的情况;实施债权转让前是否对受让人资格等进行严格审查,受让人资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是否以直接或迂回方式为受让方配套信贷资金转让不良贷款等情况。
(三)不良资产处置效果情况方面
通过对不良资产处置效果情况的审计,揭示反映银行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的慢作为、不作为、处置变现效率低、成本效益不匹配等问题,促进银行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有效性及处置时效性,确保不良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有效减轻不良资产包袱,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关注不良资产处置计划目标完成方面。监管部门及银行内部对不良资产处置均有制定计划及要求,银行在完成处置计划和考核目标过程中,往往容易衍生出有选择性处置不良资产或者通过虚假压降的方式完成处置目标。选择性处置不良资产有可能会使资产得不到及时处理,失去最佳处置时机;虚假压降方式会造成不良资产压降成效不真实,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金融数据统计和金融决策。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是否按监管部门和内部要求合理制定不良资产处置计划,处置计划和考核目标是否完成;处置计划是否集中在年底完成,是否存在虚假压降的情况;处理计划是否过早完成导致后续不再处置资产,影响不良资产正常处置进度。
2. 关注不良资产处置时效性方面。对不良资产处置来说,回收周期和回收金额是两个重要因素,尤其当不良资产金额较大时,资金成本、债权收益率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要在回收周期和回收金额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在处置方案预判时就对整体资产的收益有准确的预期,这是不良资产处置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不作为、不尽职及不尽责行为,导致资产处置时效性差,既降低了回收价值又增加了成本;在决策过程中是否采取不适当的清收处置手段,导致不良资产处置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增加,导致资金回收比例偏低;银行是否定期或提前对不良资产进行分析预判,及时启动处置程序,降低资金占用成本,防止资产因处置不及时造成贬值或流失,如抵债资产长期不处置,导致管理成本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减值加大的情况;是否故意违规掩盖风险或拖延处置,导致错失处置时机,造成银行利益受损。
3. 关注不良资产处置效益性方面。从现状来看,大部分银行仍习惯采取以核销、置换和以物抵债为主的阶段性处置方式,处置效益不明显,除了过度消耗资本积累外,实质风险仍未出清,只留在表外,后续仍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清收、处理。因此,银行更应主动思考如何综合运用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创新处置方式,积极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快速变现处置不良资产,降低时间成本,减少生息资产,增加资产流动性和效益性。审计应重点关注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效益性上存在的问题,揭示机构是否主要选择核销、置换等阶段性处置手段,且后续清收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是否每年因加大拨备计提,导致财务指标恶化;是否合理接收抵债资产并妥善保管,确保抵债资产权利和物理状况安全、完整和有效的同时,实现抵债资产的保值增值。
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不良资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制度建设不健全。在对制度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时,发现存在制度缺失、制度重复、制度与体制不协调、未及时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制度进行修订等问题。尤其在不良资产的接收及处置过程中,相关的议事规则不明确,或议事规则执行不严,导致审核、审批等关键程序流于形式。二是管理架构不完善。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未实现不良资产集中管理,对不良资产管理的职责不清,或超权限授权;在人员配备上,未配足不良资产管理专职人员,清收团队法律专业人才匮乏。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一方面,对不良资产管理的考核偏重于表内不良资产压降,对表外不良资产清收重视不足,在制定清收压降方案及绩效考核办法时表内及表外不良资产考核得分权重两极化,一定程度上导致机构倾向于运用阶段性处置方式将表内不良资产转移至表外,而对表外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放任不管。另一方面,对不良资产的问责不到位,存在未问责及问责偏轻偏弱,未能产生震慑作用。
(二)不良资产接收环节把关不严,为后续处置埋下风险隐患
审计发现,部分机构接收价值虚高、难以变现的押品或抵债资产,为后续处置埋下风险隐患,造成处置慢、损失大。一是接收的资产存在瑕疵。由于尽职调查不到位,对接收不良资产未严格把关,接收一些违反国家政策、监管法规等违规禁止办理抵债的资产,导致政策风险;资产本身存在产权不清晰、权证不齐全、依法不得转让、已被司法查封或纠纷较多、独立使用功能小、难以保管、处置变现难度大等问题,导致抵债资产未能办理过户手续,且后续变现极为困难。二是接收的资产价值高估。押品实际价值是决定不良资产损失率的首要因素,押品价值高估是导致不良资产后续变现难、损失大的另一主要因素。接收抵债资产时未进行有效评估,估价不合理,以及未扣除相关税费等必要费用,导致抵债金额偏高,直接损害机构利益。三是接收前未进行必要追偿。对不良资产的抵质押物、保证人未严格把关,在不存在抵质押物、保证人追索权无效的前提下即进行抵债,任意放弃对保证人的追索、任意放弃抵押或质押权,造成债权悬空等情况,扩大了资产损失。
(三)不良资产管理环节失职失责,加剧资产损失风险
一是未建立有效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机构未建立并完善不良资产管理台账,资产定期盘点等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未全面掌握账实是否相符;未能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制定有效可行的处置方案和措施,增强处置时效性;不良资产档案管理不完善,资料未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保管。二是抵债资产疏于管理。由于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不到位,相关资产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以低于市场价格出租,租金不入账或未足额入账;个别资产甚至被无偿占用。三是不良债权维护不力。在不良贷款清收方面不尽职,存在对不良贷款客户的存款追索不力,怠于起诉清收公职人员、员工及其亲属不良贷款等问题,不良贷款形成后,保全不果断,诉讼不及时,错失处置时机,甚至丧失诉讼时效。
(四)不良资产处置环节主动作为不够,清收成效不佳
不良资产接收、管理环节风险把控不严,致使大量资产价值虚高、变现困难,最终不良资产接收、管理环节的积弊集中体现在处置环节上。一是不良资产长期未处置,处置速度慢。机构表外不良资产账龄长,往往已错过最佳处置良机。由于接收价值虚高以及变现困难的抵债资产导致后续处置面临“处置即损失”的困境,机构为避免产生实际损失,承担处置责任,往往怠于处置、拖而不决。二是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单一,市场化处置方式运用不足。审计发现,目前大部分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采取以催收追偿、贷款重组、以物抵债、置换核销等方式为主,不良资产经营过程中欠缺价值提升理念,尚未形成科学的处置机制,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过于被动。其他大型银行运用较多的打包处置、债权转让等成熟的处置方式在中小商业银行较少运用。缺乏市场化的工具,只能通过传统的处置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处置效率。三是不良资产处置未严格遵循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原则。机构处置方案的制定、决策及实施过程未公开透明,超权限、超业务范围和逆程序处置资产 ;未按规定合理定价,甚至存在假评估、假拍卖、暗箱操作、内外勾结、串通作弊、压价处置资产等违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抵债人、债务人、买受人或中介机构,损失机构利益。
出现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问题的原因
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与外部因素有一定关系,但银行自身对不良资产管理认识不到位、管理手段不优、监督约束效果不强也是重要内因。
(一)不良资产管理认识不到位
未能树立正确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理念,对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实现不良资产价值,最大限度获取价值回报认识不够。不良资产管理以压降不良贷款余额、降低不良率为目的,主要考虑账面不良指标能否实现,未能把握不良资产对风险化解、资产结构调整及财务指标调节的作用,未能做到管控兼备,既做好存量压降,又做到增量控制。
(二)不良资产管理意愿不足
多数银行认为不良资产是既成事实的损失资产,管理成本高,处置难度大,回收价值小,存在畏难情绪,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此外,部分人员认为不良资产处置即损失,损失即问责,害怕背责任、受处分,导致主观上不愿去处置不良资产,影响了处置的时效性 ;甚至因问责不到位,违法违规成本低,造成部分人员合规意识淡薄,在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过程中乱作为,损害机构权益。
(三)不良资产管理水平不高
未能建立专业、有效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管理团队、管理平台及管理模式,以适应不良资产专业化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队伍建设重视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梯队建设滞后,与当前不良资产管理要求不匹配;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对不良资产进行深度分析及精准管理;组织模式缺乏创新,方式方法相对单一,联动机制不足,市场化手段运用较少,导致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效果欠佳。
加强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的建议
基于以往审计发现问题,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工作的完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统筹考虑机制建设、理念更新、技术应用和监督问责等诸多要素。中小商业银行应多管齐下开展综合治理,切实提升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质效,扭转不良资产积压局面。
(一)健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夯实管理基础
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健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完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夯实不良资产管理基础,促进合规管理;加强专业化机构及队伍建设,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机构,选优配强不良资产管理队伍,扎实推进不良资产集中管理,提升工作质效。同时,优化不良资产处置考核奖励规定,兼顾表内压降与表外清收,不以不良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考核权重,切实发挥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作用。
(二)转换不良资产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质效
银行机构应树立科学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理念,切实转变管理思路,明确不良资产是有价值的资产,抓实、抓牢、抓好不良资产管理工作。加强不良资产专业化管理,增强不良资产管理的时效性,尽最大可能提早处置不良资产;树立不良资产处置的价值导向,以终极处置为目标,最大限度获取价值回报,降低权益损失,净化资产负债,优化资产结构。多措施运用批量转让、证券化、债转股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方法,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
(三)探索打造不良资产管理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传统的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银行机构应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元素,探索打造不良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信息采集、风险评估、业务审批等,贯穿不良资产管理及处置的“移交—尽调—估值—分类—审批—处置—回收”流程操作与控制的线上化、标准化。
(四)加强不良资产管理监督,严肃整改问责
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健全不良资产问责机制,强化对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方面的自查自纠,对发现的违规问题,要厘清责任、从严问责,提升约束力;强化信息披露,提高不良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接受来自监管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加强员工的合规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员工对不良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不良资产整改的长效机制,对于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纳入考核体系,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作者:张建华

单位: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来源:审计观察


编辑:孙哲



目前17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


“阅读原文”一起充电吧!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