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党史学堂】17225座无名墓碑,一家三代守护89年
最新动态
【党史学堂】17225座无名墓碑,一家三代守护89年
2024-12-02
10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
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共有
25048名红军烈士
长眠于此
其中无名烈士17225位
1932年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
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
向西部转移
于1932年12月18日
把红旗从大别山插到大巴山
当时四川军阀连年混战
土匪肆虐
红军入川后
劳苦大众翻身解放
积极参军参战
红军在川陕苏区的两年多时间
经历了两百多场战斗
大量红军伤病员被送往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驻地王坪村
接受救治
由于当时条件艰苦 环境恶劣
且缺医少药
很多重伤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为缅怀英烈
1934年
烈士墓与纪念碑在王坪村修建
新中国成立后
这所陵园更名为
“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
烈士陵园的墓碑上
简要记录着战士们基本的生平信息
例如姓名、部队番号、牺牲年月等
很多战士牺牲时都只有十八九岁
更多长眠在此的红军烈士
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在他们的墓碑上
只有一颗殷红的五角星
?
而在这座陵园中
还有一家特殊的守陵人
在陵园里
总能见到一位手持扫帚腿脚不便的老人
忙碌于一座座墓碑之间
几十年如一日
默默为烈士守护
他是王坪村村民王建刚
??
王建刚的父亲王成现
当年也是一名红军
1935年4月
因被组织派往外地送信
错过了红军的战略转移
从此就一直自发守护着这片陵园
父亲过世后
王建刚接过了守陵的责任
成了红军烈士陵园第二代义务守墓人
直到现在
王建刚仍然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他们是我们的恩人,
我们要把这里守护好,
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
白发苍苍 腿脚不便
他却要爬上高高的台阶
扫墓、除草、擦拭墓碑
王建刚说:
“这是我对父亲的承诺,
??
是我对这二万五千多位烈士的承诺。”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
腿部曾意外受伤的王建刚
如今走起路来都有些吃力
接力棒便交给了他的三个儿子
王建刚“卸任”后
当起了陵园里的义务讲解员
不仅给来访者讲红军故事
还教大家唱红军歌
听过他讲解的有干部群众、学生
也有部队官兵、革命先烈的后代
青山埋忠骨
他们的功勋
??
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今天
我们致敬烈士
也致敬每一位为烈士默默守灵的奉献者
原文综合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央视军事”公众号、封面新闻
本文来源:CCTV国家记忆
编辑:孙哲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