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滚滚,浩浩荡荡,蓦然回首新中国的“列车”已行驶了75载,75载栉风沐雨、75载沧桑巨变,新中国的“列车”却越发历久弥新,风驰电掣。在新中国的“列车”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其中“上下来往”,为“列车”的运行创造着自己的价值。曾几何时,我辗转换乘,踏上了这趟中铁十一局电务公司的“审计专列”,“列车”缓缓发出,我开始和“同行者”一同抒写电务审计的美好故事……
初心站:红星照耀,如臂使指
列车行驶至第一站——初心站。这里赫然写着一行标语:审计的“尚方宝剑”是党中央授予的,必须对党中央负责,当好党之利器、国之利器。那一年,我刚加入审计部,主要负责审计档案的工作,在梳理“企业年鉴”时,我看到了曾经铁道兵将士含泪告别军旗、脱下军装成为企业职工的场景,他们秉承“自律”文化,牢记为党为国审计的使命,千山万水,踏破脚皮,以对审计事业满腔的热爱和攻坚克难的决心实现了审计事业的“从无到有”,审计科成立仅仅两年时间,便获得了“审计工作先进单位”,让人备受感动和鼓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电务公司审计部能够始终围绕“如臂使指”工作要求,全体审计成员跟随党委决策部署闻风而动、闻令而行,背上行囊就出发,要问这样的劲头从哪里来?我想或许这离不开为党为国审计使命的传承,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审计人对审计事业的热爱。
奋进站:科技进步,如影随形
列车行驶至第二站——奋进站。只见一行标语浮现眼前:“审计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5G和大数据时代来临,仿佛给审计工作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键盘声、鼠标声早已代替了传统的计算器、算盘,数据传输更是走进了“线上时代”,我们秉承“包容、求实”的文化理念,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与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系统连接、数据采集,同时借助“云”上WPS系统监督,靶向发力,建立审计项目“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致力于打造具有电务特色的审计成果“数据影”“风险影”;线下我们攻坚克难,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查,每一笔资金流向跟踪至底层末梢,每一件问题线索追查至最后一环,每一个在建项目至少到现场审计一次,只为达到“如影随形”工作要求。“我们从基层项目来,更要到基层项目去,审计工作离不开业务,离不开一线。”审计部部长李亚光常对部员们说。
成果站:讲好故事,如雷贯耳
列车行驶至第三站——成果站。只见该站的标语格外感人:“荣誉是肯定,是激励,更是奋进的号角。”这些年,我们秉承“争先”文化理念,做实“如雷贯耳”的“贯”字基本功,不断“贯颐奋戟”增强影响力,我们持续讲好审计故事,撰写的责任追究典型案例荣获中国铁建二等奖,审计动态发表数量连续两年位于集团公司前列。1部短视频作品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4篇论文和1部微视频作品在湖北省内审协会中获奖,尤其是2023年度,更是荣获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和电务公司“五型总部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一个个荣誉,承载了独属于审计人的“诗和远方”,见证着审计人的逐梦“轨迹”。
忆往昔,为审岁月,旖旎风光,初心不改;看今朝,审计精神,横亘历史,辉映使命。都说人生是一趟列车,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趟中铁十一局电务的“审计专列”,它承载着每个电务审计人的光阴故事,以爱为始,以梦为终,75载,它为新中国的“巨型列车”保驾护航,源源不断输送审计能量!岁月的洗礼下,它越发历久弥坚,看,它正以驰骋之姿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忆江南】初入行
年少志,怀梦入尘间。
初涉账簿心未定,
疑惑频生步难安。
前路长如烟。
【蝶恋花】执审计
日月忙,灯火映窗白。
账目成堆频细察,
数字纷繁似云花。
恍如游丝乱如麻。
春秋几度寒暑换,
风霜刻画鬓上华。
心中信念不曾改,
正义一杆度乾坤。
【浣溪沙】功成时
多少汗水化作风,
多少心血化作龙。
细审严查终成功。
一纸报告贯通天,
百家声誉共此生。
国之财赋日月清。
【鹧鸪天】退隐后
岁月如歌鬓已霜,
笔下风云写苍茫。
老去方知情如酒,
不枉此生审计忙。
故乡小径春草绿,
儿孙绕膝笑声长。
回首过往心无悔,
此身酬国意轩昂。